歡迎來到東莞市德祥儀器有限公司!
產品分類 / PRODUCT
鹽霧試驗是一種通過模擬海洋或工業腐蝕環境,評估電子元件耐腐蝕性能的標準化測試方法。鹽霧試驗機通過精確控制氯化鈉溶液噴霧濃度、溫度及濕度,加速材料腐蝕過程,廣泛應用于電子元件、金屬鍍層及防護涂層的質量檢測。盡管鹽霧試驗存在測試周期長、與實際環境差異等問題,但其在篩選材料和工藝優化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通過優化試驗參數和操作流程,可顯著提升測試效率與結果可靠性。
樣品準備
選擇待測電子元件(如電路板、連接器、鍍層件等)。
清潔樣品表面,去除油污或雜質,確保表面狀態符合測試要求。
配置鹽溶液
依據標準(如ASTM B117或ISO 9227)配制5%氯化鈉溶液,使用去離子水以避免雜質干擾。
調節溶液pH值至中性(6.5-7.2),必要時添加冰醋酸或氫氧化鈉調整。
設置鹽霧試驗機
設定試驗箱溫度為35℃±2℃,飽和桶溫度為47℃±1℃(中性鹽霧試驗)。
校準噴霧量,確保沉降量為1-2mL/80cm2·h。
放置樣品
將電子元件以15°-30°傾斜角置于樣品架,避免噴霧直接沖擊或遮擋其他樣品。
標注樣品編號及測試時間。
啟動試驗
運行鹽霧試驗機,持續噴霧至設定周期(如24h、48h或按產品標準要求)。
定期檢查設備運行狀態,記錄溫濕度及噴霧量數據。
結束試驗
關閉設備,佩戴防護手套取出樣品,用去離子水輕柔沖洗表面鹽沉積物。
干燥后存放于低濕度環境,避免二次腐蝕。
結果記錄
拍照記錄腐蝕形貌,標注腐蝕區域(如銹斑、涂層剝落等)。
參數精準控制
采用自動補液系統維持鹽溶液濃度穩定,避免因蒸發導致濃度偏差。
引入溫濕度傳感器實時監控,確保試驗箱內環境符合標準。
循環腐蝕試驗(CCT)升級
結合干濕交替、高低溫循環(如Prohesion試驗),模擬真實環境下的干濕腐蝕效應,提升測試相關性。
樣品預處理優化
對帶涂層的電子元件進行劃痕處理,評估涂層附著力及邊緣防腐性能。
使用惰性材料遮蔽非測試區域,聚焦關鍵部位腐蝕分析。
加速試驗設計
針對高可靠性元件,采用銅加速醋酸鹽霧試驗(CASS),縮短測試周期至4-8小時。
防交叉污染措施
分批次測試不同材質樣品,避免金屬離子遷移干擾。
定期清潔試驗箱及噴霧噴嘴,防止鹽結晶堵塞。
腐蝕等級判定
根據ISO 10289標準,通過目視或顯微鏡觀察,按腐蝕面積占比劃分等級(如0級無腐蝕,4級嚴重腐蝕)。
定量分析
稱量樣品試驗前后重量差,計算單位面積腐蝕速率(g/m2·h)。
使用電化學工作站測量腐蝕電位,評估材料耐蝕性變化。
功能性測試
對腐蝕后電子元件進行通電測試,檢測電阻變化、短路或斷路等失效模式。
數據對比
橫向對比不同批次或工藝的樣品數據,篩選最佳防腐方案。
鹽霧試驗機作為電子元件耐腐蝕性評價的核心設備,其應用效果依賴于參數標準化與操作規范性。通過升級循環腐蝕模式、優化樣品預處理及引入精準監控技術,可顯著提升測試效率與結果準確性。未來,結合大數據分析及多環境耦合測試(如鹽霧+濕熱+振動),將進一步推動電子元件可靠性評估體系的完善,為產品設計及工藝改進提供科學依據。